夺宝“奇兵” 高科技帮助解开张献忠沉银之谜

水上电阻率成像法、高精度磁法、虚拟探方……高科技帮助解开张献忠沉银之谜

考古人员在围堰内进行考古挖掘。围堰式挖掘在国内考古领域还是首创。

考古人员在围堰内进行考古挖掘。围堰式挖掘在国内考古领域还是首创。

从2016年底开始,科学家们用两年多时间,试图解开一道在四川流传了三百七十多年的谜题——张献忠沉银之谜。

张献忠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,建立大西政权,在长期征战中抢掠了巨额财富,民间传说张献忠曾在成都举行“斗宝大会”,金银财宝装满了24间大宅子。

关于这笔财富的去向,较为流行的说法是,张献忠所率船队在一次水战中大败,财宝悉数沉于江底,亦有说法是张献忠主动藏宝。数百年来,无论官方还是民间,都试图寻获这笔失落的宝藏。

近年来,多种迹象表明,这笔财富就藏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内。嗅觉灵敏的盗宝者闻风而动,或深夜潜入江底,或雇佣挖沙船盗挖,2015年,彭山警方破获了一起盗掘、倒卖文物大案,涉案文物交易金额达3亿元。

“这是一次抢救性的挖掘”,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挖掘项目领队,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中心主任刘志岩说,这次考古项目启动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应对猖獗的盗挖。

两年来,两期考古挖掘出土了4.2万余件文物,今年4月中旬,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当选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。

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挖掘项目航拍图。

张献忠江口沉银考古挖掘项目航拍图。

而在考古界,更引人关注的,是高科技手段与考古结合后所产生的化学反应。

为了完成这次考古挖掘任务,科学家们可谓大费周章。

在岷江河道内用砂石围起一圈堰坝,把围堰内的水抽干,将河道变成类似于陆地的环境,这在国内考古界还是第一次。水上电阻率成像法、高精度磁法、虚拟探方、无人机航拍、RTK定位……

堪称一次不折不扣的“科技考古”。

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,请注明出处:趣闻堂 (quwentang.com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