夺宝“奇兵” 高科技帮助解开张献忠沉银之谜(4)

分享到:
只能自行摸索。

第一个难题是用什么材料来建围堰。最好的当然是钢筋混凝土,堰体牢固,但造价太高,且不易拆除。一旦岷江进入丰水期,一座钢铁围堰伫立在河道里,会阻挡水流,增加发生洪水的风险。

退而求其次,选择砂石。砂石成本相对较低,易于拆除,到了丰水期,可以把砂石运走,不影响行洪。

这带来了新的难题。砂石结构松散,考古挖掘项目领队刘志岩说,“我原来以为,围完以后,抽干水以后,这里面就没水了,但实际不是这个样子的,它还一直往里面渗水,而且还有地下水渗出。”

围堰约1公里长,两端宽度在130米到170米之间,占据约三分之一河道,近十万平方米的面积,不可能处处放置抽水机。本来围堰建成,满心欢喜地以为能开挖了,却又出现了渗水这个“绊脚石”,刘志岩急得上火。

最后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启发了他,“光堵不行,还得疏导”。他们顺着地势,挖出两条导流渠,把水引到地势最低的地方,再统一用抽水机排出,渗水的问题迎刃而解。

刘志岩说,围堰式挖掘在国内考古领域还是首创,是一种“开创性的尝试”,对于以后进行河流、滩涂考古都有借鉴作用。

虚拟探方定位

出于安全和成本的考虑,挖掘工作要在枯水期进行,岷江每年的枯水期约为4个月,考古挖掘从头年的12月份开始,到次年4月底必须结束。

正式挖掘开始后,先由挖掘机挖掉大部分鹅卵石层,再由人工用锄头、铁锹、手铲,对剩下的一两米富含文物的鹅卵石层和岩石层进行清理。一发现文物,用手铲拨开表层土,用喷壶冲干净泥沙,再用海绵吸掉表面的水。

每挖到一件文物,都要进行详细的记录。以前对文物的出土位置进行记录,“就是用纸绘图,用尺子去量,哪里有文物,就画一个点。”刘志岩说,岷江河道宽广,文物数以万计,再用人工测量的方法去做这个工作,就不太现实。

现在用的是RTK定位技术,“你就理解成GPS,一件文物出土,就有一个实时坐标在总图上显示出来”,可以高效、准确地定位文物位置。

刘志岩说:“我们这个行业常说的一句话,不是看你能挖到什么东西,而是看你能从挖到的东西里得到多少信息。”对大量的文物出土位置进行分析后,“我们今年发现有两个密集的区域,很可能代表有两艘沉船”,这就为划出当年的战场遗址范围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。

挖掘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船钉,但遗憾的是未能发现沉船。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周春水说,“如果下面是淤泥,船沉下去还可能被掩埋起来,但都是鹅卵石的话,船就沉不下去,加上长年累月的江水冲击,就散掉了。”

传统考古,一般要在挖掘现场用线隔出一个个探方(注:考古挖掘的基本单位,一般是10米×10米的小格子),而此次由于进行了测绘和定位,探方虚拟化,每件文物出土,就归到某个虚拟探方内,“不用再去拉线那么麻烦了”。

每年考古挖掘结束后,围堰会被拆掉,江水会淹没过来,“你就再也不知道水和鹅卵石层下面是什么样子的,不知道文物是发现在什么样的环境里。”

为此,考古队员们使用了无人机加载扫描仪进行航拍,扫描完以后,会生成一个三维图像,再把此前的文物出土位置坐标加载进去,“你不到现场,也能看到一个直观的、立体的文物沉埋情况。”

蜀王金宝。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。

蜀王金宝。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。

两年来,两期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文物,第一期3万余件,第二期1.2万余件,以金银锭、金银首饰为主。其中,第一期挖掘中发现的最为珍贵的文物是一个金封册,长12厘米、宽10厘米、重730克,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。第二期还发现了大量兵器,最重要的发现是一枚蜀王金宝。这是国内首次发现明代藩王金宝实物。

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,请注明出处:趣闻堂 (quwentang.com)

分享到
表个态吧 点个赞 ()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