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分享到: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,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。《舌尖上的中国》一、二季开播以来,收视率都居高不下。可以说天下美食尽在中国的餐桌上了。我们也知道,韩国泡菜、日本和食都已经申遗成功了,可是作为美食大国的中国而言,怎么能落后呢?近日,中国八大菜系掌门等烹饪界精英齐聚北京,共商中餐申遗大计!目前重点项目包括:北京烤鸭、年夜饭、饺子、月饼、豆腐、兰州拉面、火锅、粽子。舌尖上的中国,你支持哪个?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北京烤鸭

烤鸭是具有世界声誉的北京著名菜式,由中国汉族人研制于明朝,在当时是宫廷食品。用料为优质肉食鸭北京鸭,果木炭火烤制,色泽红润,肉质肥而不腻,外脆里嫩。北京烤鸭分为两大流派,而北京最著名的烤鸭店也即是两派的代表。它以色泽红艳,肉质细嫩,味道醇厚,肥而不腻的特色,被誉为“天下美味”。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年夜饭

年夜饭又称团圆饭,是农历除夕(每年最后一天)的一餐。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,一家相聚,共进晚餐。一年一度的团圆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,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。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饺子

饺子是古老的汉族传统面食,深受中国广大人民喜爱的食品,是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春节必吃的年节食品,在许多省市也有冬至节吃饺子的习惯,南方地区也普遍有饺子这一食品。相传是中国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,饺子的历史沿革经历了漫长的渐进过程,明朝末年张自烈作了很好的说明:“水饺耳,即段成式食品,汤中牢丸,或谓粉角,北方人读角为娇,因呼饺饵,伪为饺儿。”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月饼

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,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,月圆饼也圆,又是合家分吃,象征着团圆和睦,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。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。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。北宋之时,在宫廷内流行,但也流传到民间,当时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。时至今日,品种更加繁多,风味因地各异。其中京式、苏式、广式、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。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豆腐

豆腐是汉族传统豆制品,是由中国汉朝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。诞生于安徽六安市寿县与淮南市的之间八公山上,因此寿县又被称为豆腐的故乡。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。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,变得更加容易;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,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,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。所有这些,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。时至今日,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,深受我国人民、周边各国、及世界人民的喜爱。发展至今,已品种齐全,花样繁多,具有风味独特,制作工艺简单食用方便的特点。豆腐高蛋白,低脂肪,具降血压,降血脂,降胆固醇的功效。是生熟皆可,老幼皆宜,养生摄生、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。安徽省淮南市——刘安故里,每年9月15日,有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。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兰州拉面

兰州牛肉拉面,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,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。传说起源于唐代,它以“汤镜者清,肉烂者香,面细者精”的独特风味和“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”,一清(汤清)、二白(萝卜白)、三红(辣椒油红)、四绿(香菜、蒜苗绿)、五黄(面条黄亮),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。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,得到美誉“中华第一面”。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火锅

火锅,起源于四川泸州。古称“古董羹”,因投料入沸水时发出的“咕咚”声而得名。它是中国独创的美食,历史悠久。据考证,解放后出土的东汉文物“镬斗”,即为火锅。

我国的火锅,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锅花色纷呈,百锅千味。

 

中国美食申请世界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味味俱到

粽子

粽子又称“角黍”、“筒粽”,是端午节汉族的传统节日食品,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。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,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2010年12月,江西德安县宋代古墓出土了两个实物粽子,据考证,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物粽。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“筒棕”,南朝梁开始还出现药食合一的粽子。直到现在的每年农历五月初五,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叶、包粽子,这种风俗也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诸国。

欢迎转载趣闻堂的文章,请注明出处:趣闻堂 (quwentang.com)

分享到
表个态吧 点个赞 ()